[潜山资讯] 潜山县打造地方特色乡村风貌 杜绝“千村一面”

[复制链接]

帖子
5348
威望
0 点
红花
87748 枚

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潜山网 发表于 2015-2-5 09: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潜山县官庄镇官庄村村民徐小选的新家,紧邻村内的凤溪河,他是看着身边的河流逐渐清澈起来的。 “过去村里卫生环境差,厕所扎堆,蚊蝇乱飞。经过整治后,村里的路面干净整洁,河水清澈见底,新盖的二层小楼都是‘白墙灰瓦’风格,看着舒心,住着舒服。 ”徐小选说。

  近年来,潜山县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并跻身国家美好乡村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据统计,该县已建成美好乡村示范点127个、中心村20个、环境整治示范带10条。其中,燕窝新村、官庄村先后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求知村被农业部评为美丽村庄创建试点村。

  彰显特色

  杜绝“千村一面”

  乡村,历来以多姿多彩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令人动容,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套用城镇模式,许多优美宜人的院落、村巷、林木、山水景观已不复存在,甚至失去个性,造成“千村一面”的局面。

  如何防止出现这种现象?潜山县在尊重村庄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力求“聚散相宜、错落有致”的规划原则,不搞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彰显乡村风格,留住田园风光。先后编制了16个乡镇总体规划、135个省划定区域村庄建设规划和1449个村庄布点规划。在风貌规划上,突出古皖文化特色,全面推行白墙、灰瓦、坡屋面的“皖派”建筑风格,并设计多**纸,供百姓选择。

  1月14日下午,记者站在高处俯瞰官庄村。民居依山势排列,错落有致,灰瓦白墙在青山绿水掩映下,宛如一幅水墨画。在官庄村广兴老屋,德馨庄、余氏宗祠两处古建原有的耳门、回廊、祠堂正厅,基本保持原有风貌。古建墙面粉刷一新,整修后的屋顶线条流畅,呈现出原本的坡面设计,再配一些简洁的纹饰,显得素净大方。以两处古建为中心,一栋栋白墙灰瓦的二层小楼点缀在凤溪河两侧,处处是景。

  潜山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熊恩龙介绍:“新建的皖派建筑既是对古皖建筑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又是结合现代元素的探索与创新,彰显‘和谐、开放、简约’的特色,更适宜百姓居住。 ”

  在黄铺镇黄铺村余花屋,一排排“皖派”风格的民居分布在村内循环路两侧,白墙灰瓦,造型各异。村内的公共设施集中在中心位置,包括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卫生间等。在统一建筑风格的同时,村内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雨污水分流,为村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尊重民意

  不搞“大包大揽”

  美好乡村建设,最忌“赶农民上楼”,政府也不宜大包大揽,而是要激发农民这一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公共设施建设政府干,农民自家的事情自己干,长效管护机制联动干,乡村产业发展扶持干”,这是潜山县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的原则。

  村庄整治,潜山县称之为“一改二保三清四拆五化”,即:改造农村危房,保护古民居、古树名木,清垃圾、污泥、杂物,拆除危旧房屋、猪圈、厕所、院墙,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在整治过程中,政府不要求“推倒重来”,在现有的财力下,实施房屋改造和建筑风格的统一。

  在建管方面,该县主要是依托村民理事会。 “村民理事会经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由理事会制定《村民建房管理规定》《村庄公共设施维护管理规定》等村规民约,承担起村庄整治的决策、建设、管理事务。每个村庄整治点必须要村民100%同意,我们村干部才会对接、整合建设资金。 ”黄铺村村委副**郝财奎说。

  在痘姆乡山包新村,离村口不远的一条宽不过2米的土路,两侧紧挨着村民汪礼节和汪公应家的外墙。村庄整治实施后,两位村民第一时间找到村民理事会,表示愿意各自向后让出一米宽的路基,使进村道路通畅起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在村民理事会的带领下,该村建成公厕、垃圾收集房和村民休闲广场,村口的路也变成了4米多宽的水泥路。

  在资金方面,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做到“分工明确”。县财政局民生办主任江达明告诉记者,该县去年投入美好乡村建设资金共1.59亿元。政府主要承担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拆危房、清垃圾、杂物和污泥等主要由农民自己出工、出资。建后项目管护,政府实行奖补。据了解,村民筹资不低于总建设资金的20%。

  “我自掏1万多元,将屋顶改造成坡面。村里给了我6000多元的补助,减轻了经济负担。 ”徐小选说。

  兴业富民

  “盆景”串成“风景”

  没有产业支撑的村庄,成果难以持久且留不住人。兴业富民,是美好乡村建设持久发展的动力。

  潜山在县级层面,编制了农业综合示范区、乡镇工业区、乡村旅游区和农业特色产业园规划。在村级层面,编制了农业特色产业村、旅游休闲产业村、文化特色村和工业特色村规划。去年,全县安排800万元支持茶叶、瓜蒌、油茶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安排1000万元支持农民兴办农家乐、乡村旅游等行业。近年来,涌现出官庄、黄铺、双峰、山包新村等一大批特色产业村。通过这些产业村,串点成面,将“盆景”变成“风景”。

官庄镇官庄村依托余氏宗祠、德馨庄、千年银杏树等名胜古迹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传承地等资源,今年1月1日,成立了德馨庄生态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该村旅游文化资源和特色农业整合起来,统筹发展。 “豆制品是我们官庄的特产。我们将原有的茶厂改建为豆腐工厂,生产豆腐、豆腐皮、豆皮棍等产品,并注册了‘官庄’商标,还到合肥参加展销。 ”官庄村党支部**余晓八说,“我们还打算以村民入股的方式,统筹50户村民的房屋做农家乐。明年开春,我们还要在凤溪河上开发漂流项目。 ”

  黄铺镇黄铺村位于潜山县城西郊,该村将重心放在花卉苗木和特色景点方面。该村根据区位特点将村域划分为内外环。环内区实行村庄整治,引导人口向中心村庄集聚,计划几年内将64个村民组逐渐移成6个社区;环外则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农业。葛育生是黄铺村望虎园林生态园负责人,2013年,成立了万山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800多亩苗圃,主打盆景、花卉和果树。他说:“我们专业社已有社员几十人,培育的盆景前年已见效,年收入100多万元。种植的红叶石楠、五针松、罗汉松等几十种苗木,今年也会产出效益。 ”合作社还配套建成了一个生态园,主要经营餐厅、垂钓、果树采摘。据了解,黄铺村今年还将扩大生态园规模,并建设500亩的桑葚园。

  据黄铺镇镇长徐瑾介绍,该镇还是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南部重要科学考察区,已被确定为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科考点,“我们希望抓住这个契机,将天柱山景点延伸到美好乡村里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虚假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电话18955601997 邮箱627298930@qq.com ( 皖ICP备10015146号-3 )

公安备案号34082402000327 GMT+8, 2025-5-1 03:39 , Processed in 0.10823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